有关诚信的成语有哪些64句精选

2024年05月06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有关诚信的成语有

1、有关诚信的成语有那些

(1)、(解释):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2)、(拼音):yīyánjìchū,sìmǎnánzhuī

(3)、诚信,如一把钥匙,打开你我心中那扇门上的锁,让我们敞开心扉,沐浴友谊的阳光。

(4)、心口如一: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5)、这些好人故事都是发生在你我身边的凡人善举,细细体会,这就是我们的榜样!心存善心,平凡故事最暖心。如果您身边也有这样让您感动的好人好事,欢迎随时随地报料。您推荐的“身边好人”经筛选、核实后将有机会成为“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6)、《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7)、《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8)、诚信不意味着傻气,它意味着我们愿意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生活。让我们用自己的手,将人生这部大书写好,让我们以诚信作催化剂、作五线谱、做调色板,使我们生活的酒更醇,歌更好,画更美。

(9)、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反悔.

(10)、——宋·苏轼 (9)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11)、一诺千金,读音yí nuò qiān jīn。是汉语成语,意思是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也叫千金一诺。

(12)、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是由:“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演变而来的,形容说话算数,非常讲信用。

(13)、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

(14)、(赤诚相待):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15)、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名言(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6)、成语出处:《史记·商君列传》:“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17)、(3)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18)、表里如一是一个成语,读音是biǎo lǐ rú yī,是指表面和内心都一样,形容言行和品质完全一致。

(19)、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

(20)、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讲诚信可谓是多么重要啊!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俗话说得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们都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不能因为某些事而扯一些小谎,这是不对的。

2、有关诚信的成语有哪些

(1)、尾生与一女子约定在韩城外的一座木桥边会面,双双远走高飞。黄昏时分,尾生提前到桥上等候。不料,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顷刻间大雨倾盆而下。不久山洪暴发,滚滚江水裹挟泥沙席卷而来,淹没了桥面,没过了尾生的膝盖。“城外桥面,不见不散”尾生想起了与姑娘的约定,他寸步不离,死死抱着桥柱,被活活淹死。

(2)、意思是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反悔。

(3)、诚信是一朵兰花,它开在人们荒芜的心田;诚信,是一杯浓茶,它让生活更加浓郁芳醇;诚信是一道劲歌,它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4)、(解释):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5)、出自《朱子全书·论语》:“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6)、(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7)、言而有信 拾金不昧 路不拾遗 驷马难追 驷不及舌

(8)、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9)、“言而有信”、“一言为定”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0)、(10)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资治通鉴

(11)、《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12)、诚心正意: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13)、(举例造句): 抱诚守真的做法往往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14)、言而有信,yán ér yǒu xìn,成语,意思是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15)、丹心耿耿:耿耿:诚信的样子。形容真心实意,非常忠诚。

(16)、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这时敬慕季布为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有这样好的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李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17)、魏武侯时吴起担任西河郡守。秦国有个小哨亭靠近魏境,吴起想攻下它,但又不值得为此征集军队。于是吴起就在北门外靠置了一根辕木,然后下令道:“谁能把它搬到南门外,就赏给谁上等田地和住宅。”起先没有人去搬它,等到有了搬动它的人,吴起立即按照命令行了赏。吴起又在东门外放了一石赤豆,并下令说:“谁能把它搬到西门,赏赐如前。”人们抢着搬它,吴起照例行了赏。不久吴起下令道:“明天将攻打哨亭,有能先上去的,任命他做国大夫,赏他上等田地住宅。”人们争先恐后。于是一个早上就攻下了哨亭。

(18)、(出处):《周易·乾》:“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19)、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邓析子·转辞》 

(20)、(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3、有关诚信的 成语

(1)、西汉时期,有一个著名将领叫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被称为“飞将军”。

(2)、开心见诚、传守不渝、口血未干、披肝沥胆、披心相什、剖心析肝

(3)、(出处):《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汉·王充《论衡·感虚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表里如一(说的和做的一样)

(4)、《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5)、(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6)、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路。

(7)、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

(8)、(8)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宋·苏轼

(9)、(举例造句):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

(10)、一言为定,抱诚守真,一言九鼎,言出必行,推心置腹,

(11)、言而有信 拾金不昧 路不拾遗 驷马难追 驷不及舌

(12)、长路以绵延不断的情怀把自己献给远方,花草以青嫩的绿意和娇嫣的笑容回报自然的恩赐,诚信以卓然挺立的风姿和独树一帜的道德高度赢得众人的信任和爱戴,赢得财富和口碑。

(13)、犬马之诚: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14)、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无论什么事都要诚信为先。

(15)、抱诚守真 诚至金开 修辞立诚 赤诚相待 金口玉言

(16)、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17)、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

(18)、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乐府诗集》

(19)、说一不二    一言为定    徙木为信    海枯石烂    指天誓日

(20)、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 

4、5个有关诚信的成语

(1)、熊渠子感到奇怪,壮着胆子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块像老虎的大石头;再一看,他射出的那支箭整个儿钻进石头里去了。

(2)、光明磊落、开诚布公、一诺千金、拾金不昧、推心置腹、光明正大

(3)、——海涅 (7)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4)、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这时百姓敬慕季布为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有这样好的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李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