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古诗配画最简单的150句精选

2024年03月15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配画

1、关于中秋节的古诗配画初一

(1)、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2)、点评:碧空万里,水波不兴,月照湖面,寰宇澄澈。泛舟湖上,以长江之水为酒,把北斗星当酒杯,再请天上的星辰万象作为宾客来,和我一起细斟慢酌。此情此境,没有天地物我,不知今夕何夕。这种壮阔、这种豪情,遍观宋词,无以复加。

(3)、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5)、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6)、注: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7)、(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8)、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9)、西江月苏轼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

(10)、同学们认真挑选自己喜欢的诗歌,并根据诗文的内容和意境,进行创作性的诗配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了生动鲜活的画面。孩子们的作品画面色彩和谐、线条流畅、构图饱满,主题鲜明,书写认真规范。诗与画融为一体,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11)、秋夜月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12)、中秋节(MidautumnFestival),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3)、《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这首诗是一首思乡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八月十五的晚上所写,这一天正是我们的中秋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中秋节就是月圆之夜,也是团圆的时候,诗人站在湓浦沙头水馆前,遥望着西北方故乡的方向,心中不免孤独。

(14)、现在纪念嫦娥是因为其为后羿的妻子,而飞升月球后两个人再无相见之日,是对美好爱情的叹息,也深深同情嫦娥。我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节日逐渐被淡漠化,但每年的八月十五都会隆重庆祝,人们在这一天家人团聚,吃月饼,品瓜果,欣赏月亮,同时家里的老人也要对孩子讲一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15)、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6)、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1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中秋节纪念嫦娥是源于一个神话故事,传说在古时候,天上有是个太阳,后羿英勇无比射下九个,西王母赏了他一颗长生不老药,但是后羿舍不得嫦娥,便将药给嫦娥保管,后来后羿的徒弟逢蒙趁后羿不在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便自己吞吃了仙药往月亮飞去,此后人们为了纪念嫦娥,便将这天定为中秋节。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

(19)、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20)、望汉月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2、关于中秋节的古诗配画最简单的

(1)、这首诗作于唐宪宗李纯元和十二年(817),当时作者在江州司马任上,是白居易人生的最低谷时期。此诗即是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之后,真实感情的流露。

(2)、最具科学幻想的中秋诗词——《木兰花慢》(宋·辛弃疾)

(3)、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____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词牌名。本文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5)、(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6)、 点评:诗人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以温馨开始,以无言结局。在诗人的眼中,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明明心中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如何不让人伤心至极?

(7)、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为每年的农历八月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今年的中秋写了几首小诗送给大家,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8)、点评: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而遥想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的亲人。但诗歌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写出了一家人的真挚感情,经常被后人借鉴。

(9)、点评:一连串的发问,使得这首词几乎是中国古代最有科学色彩的一首词。月亮为什么能在空中不会掉下来?沉到海里,不会被碰坏吗?为什么圆月渐渐变成一道弯月?是不是这边沉下去,那边就升起来?……八百年前的辛弃疾,竟然在词中接触到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科学现象。王国维赞叹说:“直悟月轮绕地之理……可谓神悟。”辛弃疾还有一首《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也是写中秋的作品中,一首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10)、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11)、最著名的中秋诗词——《水调歌头》(宋·苏轼)

(12)、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关於中秋节的古诗配画《月下独酌》

(13)、太常引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4)、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蟾蜍,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

(15)、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____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6)、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堂别开生面的课程吧~

(1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1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绮(qǐ))户:彩绘雕花的门户。

(19)、六年一班付娆、海妍熙、张馨宇、田铭昊、娜荷雅、诸雨涵、郝玉

(20)、当然,有了参考图并不等于完全照搬照抄。学生只有结合他人的优秀作品,整理出自己的创作思路,才能更好地形成自己的作品。

3、关于中秋节的古诗配画三年级

(1)、《水调歌头》可以说是一首千古绝唱了,这首诗先写上,然后可以写一下大概得意思,再画上苏轼面对明月喝酒的情景。

(2)、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3)、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我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有赏月、祭月、吃月饼、吃甜薯、提灯笼、舞草龙、树中秋、砌宝塔等一系列的节庆活动。

(4)、长相思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5)、蟾蜍食月残缺不全,皎洁月儿因此晦暗。后羿射落九个太阳,天上人间清明平安。

(6)、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7)、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9)、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这个故事最广为流传,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拿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称为中秋节。

(10)、最伤心的中秋诗词——《绮怀》(清·黄景仁)

(11)、六年五班肖语彤、李思婷、都书妍、申葳、骆力、郑皓然、邓为

(12)、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3)、继续给河水涂上不同的蓝色,补充植物的颜色,诗人和卷轴都涂上棕褐色,补充一些细节的颜色,简单的诗配画就画好啦。

(14)、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15)、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有没有静夜思的古诗配画《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16)、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17)、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18)、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19)、李白的《古朗月行》非常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画上儿童们在一起玩耍赏月的情景;他们都在讨论月亮像什么。

(20)、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4、关于中秋节的古诗配画四年级

(1)、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2)、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3)、秋蕊香引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4)、采用古诗文配画的作业形式,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绘画能力,也能让学生通过体会意境,更深刻地掌握诗词内容。

(5)、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___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6)、“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为了培养和树立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大庆市澳龙学校开展了“诗画中秋情寄佳节”古诗配画比赛活动。

(7)、  三年级学生开展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配画活动:

(8)、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9)、继续画上一轮圆月,画出江面轮廓,再画一个卷轴的形状,补充一些植物。

(10)、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11)、写上大题目,中秋月,然后左下角可以写一下中秋节的一些感受,右下角写上中秋这首诗。

(12)、当您看完这些图图是不是也很佩服咱班孩子们的丰富想象力呢,是不是也一瞬间爱上了咱班可爱的宝贝们呢

(13)、美丽的月亮总是不可少,左上角画上大大的月亮,左下角画上美丽的嫦娥,然后画上玉树,上面写上苏轼的《中秋月》这首诗。

(14)、最雄浑的中秋诗词——《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1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6)、百度百科——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古诗配画静夜思静夜思

(17)、“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

(18)、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历来是文人墨客笔下富有情感的一个节日,自古也有许多佳作流传于今,三年级的学生在古诗词诵读课上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诗词。今年的中秋节到来之际,古诗词诵读老师组织学生搜集、整理有关中秋节的诗词佳句,引导学生在诵读、理解其意境的基础上把美好的意境和情感画在画纸上,为一首首包含深情的古诗词配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古诗词的魅力,并在或优美或凄婉的诗歌意境中体会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中秋情节。

(19)、点评:张九龄是唐代的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贬谪荆州,中秋之夜怀念远方,写了这首诗。诗歌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但又情感真挚,特别是前两句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20)、标签:小学古诗情感写景古诗三百首思乡春天抒怀景色季节其他

5、关于中秋节的古诗配画简单又好看

(1)、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2)、点评: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地方却不是往年那个地方,自然,身边的人也不再是往年的人。被贬湓浦(pénpǔ,今江西九江),物是人非,故乡不见,孤苦伶仃。诗歌清冷至极,悲苦无形。

(3)、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4)、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5)、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地区已流行。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6)、念奴娇.中秋对月文征明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7)、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这次活动,不但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还让学生从诗画中受到了美的熏陶,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艺术才能的平台,推动了我校“书香校园”特色建设向纵深发展。

(8)、“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

(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10)、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11)、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____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2)、北宋时期,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13)、最清冷的中秋诗词——《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14)、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15)、一年七班、一年十班、一年十一班、一年十二班

(16)、十二时(秋夜)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17)、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18)、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9)、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古朗月行古诗配画《古朗月行》唐代:李白

(2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中间画上一个大大的月亮,周围画上云彩,在月亮上面写上大题目,中秋月,然后左上角写上这首诗。

(2)、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3)、◆水灵新诗之《热》《太阳,你想吃冰激凌吗?》

(4)、李白有《古朗月行》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5)、小时不识天上明月,把它称为白玉圆盘。怀疑它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上边。

(6)、(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7)、点评:《子夜吴歌》分别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这首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良人”)。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李白描写月亮的作品真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等等,当然大部分不是写中秋的。

(8)、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9)、看到万里明亮的月光,不要见月便心猿意马、展开想象的翅膀。假如驰骋想象,便会凭空生出许多愁恨,这许多愁恨几乎遍绕天涯。谁在陇上之外长久地驻守边塞,在哪个庭院之前,就要迎来同亲人的分离。被人抛弃的姬妾,在这天夜里回到自己的老家;被拘留在异国的老将军,登上楼台远望自己的家乡。圆月照着多少人怀着离愁别恨。伤心到了极点地过中秋,明亮的圆月是绝对不会知道的。

(10)、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和皇甫郎中秋晓同登天宫阁言怀六韵》(唐白居易)

(1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

(13)、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____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4)、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

(15)、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16)、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17)、(弄清影)弄:玩弄。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18)、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中秋节的诗句配画,希望对您有帮助。

(19)、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点评:这首诗先写中秋月色,再写望月怀人,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1)、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4)、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陈沆云:“忧禄山将叛时作。”(《诗比兴笺》)萧士赟云:“按此诗借月以引兴。日,君象;月,臣象。盖为安禄山之叛,兆于贵妃而作也。”

(5)、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6)、点评:作者苏轼与其胞弟苏辙(字子由)久别重逢,共赏中秋之月。如此赏心乐事,却让作者想到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诗歌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7)、最寂寥的中秋诗词——《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8)、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9)、接下来先给夜空涂上由深及浅的蓝色,月亮涂上黄色,竹子也涂上深深浅浅的绿色,并且给夜空加上一些小星星。

(10)、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11)、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12)、点评: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也是自古以来写中秋的作品中,公认的绝唱。它构思奇拔,独辟蹊径,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通观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13)、(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14)、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1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17)、最有边塞味的中秋诗词——《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

(18)、如果没有参考图,学生就很难想象古诗文的画面;而通过一些参考图,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创意,更好地完成属于自己的古诗文配画作品。

(19)、最壮阔的中秋诗词——《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

(20)、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1)、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2)、月中仙人垂下双脚?月中桂树多么圆圆!白兔捣成不老仙药,借问一声给谁用餐?

(3)、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4)、中秋节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祭祀土地。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因此逐渐演变成中秋节。

(5)、月亮沦没迷惑不清,不值观看想要离开。心怀忧虑不忍远去,凄惨悲伤肝肠寸断。

(6)、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文天祥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7)、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____慧霖《闰中秋玩月》

(8)、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9)、还可以写李商隐的《嫦娥》这首诗,这首诗的意境是非常美的,旁边再画上空中高飞的美丽嫦娥姐姐。

(10)、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