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是婉约派词人嘛142句精选

2024年04月24日|来源:青春励志语录网|阅读:59

晏殊

1、晏殊的《蝶恋花》原文

(1)、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风格含蓄宛丽。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的《浣溪沙》

(3)、然而当初他的儿子晏几道却是极力否定这首词的闺怨主旨。

(4)、在词中,晏殊还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与人生体悟,具有士大夫的气质,可谓由“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的过渡者。

(5)、那这句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下面来给你讲解一下。意思就是昨天夜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却听见西风很是惨烈,门口的那一颗碧桂树也因为昨夜的风而显得更加的凋零了,于是自己登上了楼阁的高层,抬眼望去那即将消失的天涯的道路。

(6)、1027年,晏殊就迎来人生第一次贬谪。不过距离还不算远,只是到应天府。

(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唱千古的名句。

(8)、晏殊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9)、第二句“燕子双双。依旧衔泥入杏梁”,晏殊是最喜欢燕子的,读晏殊的词,燕子出镜次数太多了,“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穿帘海燕双飞去”“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等,晏殊的春天里,是少不了燕子的。

(10)、微醺之时,双眼迷离却又最能将这人生看得透彻,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人生不足百年时光,细想来也不就几十个春秋,何苦匆忙?难道要等到腐朽之时,才感叹过了今春余生未必还能看到下一场叶落吗?

(11)、最悲伤怀旧的词:《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12)、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13)、是一梦醒来,泪湿罗帕,却依然忘不了的刻骨爱恋?

(14)、只不过,在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他选择了坚守内心的准则。

(15)、这首词本是晏殊在盛宴之后,深感人世苦短,聚散无常而作,却是无心插柳,成了相思名作。

(16)、他亦工诗善文,原有诗文二百四十卷,现存不多,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

(17)、又在玉清宫一怒之下撞折侍从门牙,遭御史台弹劾。

(18)、是啊,花儿飘落,我们无可奈何。又一年了,那归来的燕子,还是去年的那一只吗?感知到了时间的流逝,却又无法阻止,伤感油然而生。世界上,最公平和最不公平的,都是时间。别人偷不走它,而你却也留不住它。你拥有了它,却不能改变它。

(19)、以晏殊聪慧绝顶的头脑,想要深谙推杯换盏、左右逢源的官场艺术,绝非难事。

(2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的《蝶恋花》

2、晏殊是婉约派词人嘛

(1)、抚州武装干事晏固,其妻吴氏于这年生下晏殊。

(2)、这两句对仗工整,意境缥缈幽美,情感真挚,正如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诗话》卷五所言:婉转缠绵,深情一往,丽而有则,耐人寻味。

(3)、原诗文: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4)、晏殊就不一样了,他从小就自带光环,5岁能作诗,14岁在皇帝面前殿试,中了进士。后面官至宰相,所以他的人脉圈子就广多了,而且都是社会最高层,所以他创作词自然得到了极大的推广。还有,晏殊喜欢提拔后生,范仲淹、富弼、欧阳修、韩琦都是得到他的提拔举荐的,其中欧阳修也喜欢写词,而且风格和晏殊的还差不多,当然欧阳修的官也做的大,所以说这种“传帮带”自然也逐步使得词成为北宋文学潮流。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7)、心上人轻易的就走了,楼头的钟声惊醒了五更的残梦,心头的离愁就像洒在花底的三月春雨。

(8)、可当她提出让孙耆担任枢密使一职时,晏殊却极力反对,说孙耆德不配位,无法承担如此重责。

(9)、宋仁宗一听,心里也是五味杂陈:这个晏殊,从小朕就把他当哥哥一样看待,宫廷的过往岂有不知?而他却揣着明白装糊涂,真是岂有此理。

(10)、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11)、这首词写往日初见美人时的欢悦与今日物是人非的惆怅,在追忆对比中抒发好景不长,人生苦短的慨叹。

(12)、老头临终前,还劝使臣转告宋仁宗,说自己不过是小病小痒,很快痊愈,不劳皇上亲自探望。

(13)、晏殊人生的最后十年,不断被这些后生“拍打”。

(14)、陛下,都知道宸妃是您的生身之母,可这晏殊却完全不在墓志铭里写出来,这成何体统?

(15)、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就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次年,14岁的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的神色毫不胆摄,很快完成了答卷。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16)、其晏词中极少出现感情色彩激烈的字眼,而是努力营造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表达一份闲雅的无可奈何情调和少许敏感而旷达的惆怅,表现出一种雅致含蓄的倾向。

(17)、离家在外的人,总是会被暮春的景色惹动愁绪。

(18)、那是个中国文人的黄金年代,士大夫在朝堂上直言进谏,非但不会有杀身之祸,反而容易引起当朝圣上的反思,甚至于刮目相看。

(19)、hǎi biàn sāng tián dōu bú jì ,pán táo yī shú sān qiān suì 。

(20)、绝顶的聪慧,绝俗的词曲,绝望的境遇,绝妙的人生,回首晏殊走过的道路,真是应了那八个字的评价:殊性刚简,奉养清俭。

3、晏殊和晏几道两人是什么关系

(1)、这句词出自他的《玉楼春·春恨》,全词如下:

(2)、晏殊在任职时,当时天下太平,朝廷允许臣子挑选游览胜地进行宴饮。当时文武官员经常到市楼酒肆集结,热闹非凡。

(3)、晏殊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扩展资料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就能创作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次年,14岁的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的神色毫不胆摄,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4)、前面两句都是晏殊盼了很久的春,终于才看到的,惬意舒服,时光静好。

(5)、《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6)、在这首词当中,晏殊以闺中怨妇的口吻,描述了相思之苦。开篇两句情景交融,恋人于长亭古道离别,女子心中万分不舍,感觉自己被抛弃了。三四两句诉说了她的伤心难过,经常在五更(凌晨三点到五点)醒来,思念之情如同三月里连绵不绝的雨水,辛酸苦楚独自忍受。

(7)、意思就是说,当大臣上奏汇报时,太后只需要隔着一扇帘子静静倾听,大臣也不必暴露真实身份。如此一来,便可粉碎丁渭独揽朝政的野心。

(8)、“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他细腻多思,却也被人说成胸无大志。

(9)、这一番折腾,让刘娥对晏殊的良好印象全部化为乌有,他们二人的关系也随即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10)、所以仅仅从晏殊对宋词发展所作的贡献上我们就不得不学习他的词作,至于他的词作的风、语言特点,我想这几首耳熟能详的词就可以代表了“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便可浅尝一二了。

(11)、原诗文: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2)、年轻就是任性,不谙离恨苦,匆忙转身,轻易别离,却不知他的无情给人造成了多大的痛苦,黯然销魂者,为别而已。

(13)、宋神宗年间,韩琦、欧阳修这帮曾经改革的急先锋,在王安石变法中都成了顽固腐朽的保守派。历史沧桑,白云苍狗,变化真的很大!

(14)、晏殊的词作雅致含蓄,温润秀丽,如珠如玉,表现了词人对周围世界独特的内心感受,十分耐人寻味。尤其是那些描写爱情的词作,动人心弦,让人沉醉。我常常在想,这样一个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也没有经历过坎坷曲折的人,为何会有着如此深刻的情感体验?或许只有“天赋”二字可以解释得清。

(15)、皇上每次向晏殊询问事情,都是用方寸小字把所问的内容写在小纸片上给他。晏殊把自己的建议写好后,连同那个小纸片都装在一起呈给皇上,皇上对他的谨慎严密很欣赏。

(16)、上片写景,情景交融。和很多其他同类题村的词作一样,作者以“乐景”衬哀情,将情人之间的分别放在了美丽的春天:杨柳依依,芳草绵绵,可是主人公却要与情郎分别。分别后,她夜夜相思难眠,哀怨凄切。那三月的细雨,那五更的残梦,那花下的寂寞,连同所有的相思都融化成一片,缥渺难寻,茫茫无际。

(17)、mén wài luò huā suí shuǐ shì 。xiàng kàn mò xī zūn qián zuì 。

(18)、正如他的这首经典情词《玉楼春》一样,写尽人世间的相思,词尾是一句千古名句,愿你永远都不要读懂。全词如下:

(19)、这句话其实也显现了一个很大的道理,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有句话叫做,祸不单行,福无双至,但你面对一个困难时,你就会接着遇到下一个困难,这就是必然的现象。这句词呢也充分说明了登高望远的凄凉惆怅的感觉,抬眼远眺,空旷的境界让人感觉有一种精神上的压抑。但是也是在第广阔无垠的境界的向往。

(20)、词作开篇“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仿佛横空出世,落笔极重。其意是说: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而离别是最寻常的,同时也是最让人肝肠寸断的。其中,“一向”,即一晌,一会儿,指时光的短暂,生命的有限。这种无奈是永恒的,是无法抗拒的,让人伤感。

4、晏殊最有名十首词

(1)、《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2)、只不过,阳光普照的仕途外围,已经渐渐裹挟着无以名状的黑暗。

(3)、下片抒情,含蓄深婉。世间凡是经历过真挚爱情的人,都知道相思有多苦。于是,很多人都忍不住发出感叹“多情还不如无情”。词人故意正话反说,其实恰恰说明了主人公用情之深。她的相思就像暮春三月的雨一样,化成了千万缕,数也数不清,道也道不尽。

(4)、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的《寓意》

(5)、晏殊是北宋名臣,官至枢密使、平章事,左右宋朝政局二十年。晏殊担任宰相期间,正是西夏崛起,其首领赵元昊悍然称帝,主动攻击北宋边疆的时候。

(6)、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7)、刘娥见他神色痛楚,嘴角流血不止,忙问发生了什么,仆从解释道:“晏大人情急之下,把属下的门牙给打掉了。”

(8)、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9)、同时,那也是个词曲佳作井喷式爆发的年代,无数迁客骚人纷纷以独特的笔墨,记录下一寸光阴的感叹,一曲人生的挽歌。

(10)、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11)、晏殊与欧阳修之间的冲突,与西夏战事有关,与两人的政见有关。

(12)、闲役梦魂孤烛暗,恨无消息画帘垂,且留双泪说相思。

(1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的《玉楼春》

(14)、小楼香径里,亭台轩榭间,他就这样优哉游哉地度过了一生。

(15)、当然不是,因为从日后晏殊的种种作为来看,他的忠厚良善完全根植在内心深处。

(16)、在欧阳修看来,这位恩师对于文化的传承与修复有着重要的功绩,以至于他写道:“自五代以来,天下学废,兴自公始”。

(17)、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全宋诗》中收其诗160首、残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仅存散文53篇。

(18)、        寿康公主结局,寿康公主远嫁匆匆离场,少女的明媚和政治利益的交换是两个鲜明的对比,构成了寿康公主未知的命运。

(19)、多少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梦,在他一个人身上得到了完整的汇集。

(20)、公元1044年,因为给李宸妃撰写墓志铭的事情,晏殊遭到孙甫、蔡襄等人的弹劾。

5、晏殊是哪个朝代的

(1)、晏殊以“病重无能,不值皇帝担心”为由拒绝。

(2)、从内容上来看,貌似不是词而是诗,其实并不然,因为《玉楼春》是词牌名,显然作品属于名副其实的宋词。跟晏殊比较知名的词作相比,《玉楼春》略显冷门,很多人没听过,但并不代表它文学价值不高,如果单独分析该作品,足以称得上难得的佳作。

(3)、所以今年春归,燕子又来了。而且这里的“依旧”二字值得琢磨,燕子依旧是去年的那一双燕子,还是依旧是去年房梁下面的哪个旧巢呢?不管是哪一种依旧,都可以看出身为宰相的晏殊,是性情中人,骨子里是恋旧的。

(4)、总有一些诗词,读来,让人嘴角浮起微笑,这首词就是如此。

(5)、景德元年(1004年),晏殊十三岁,名气太盛,

(6)、所以,人生,就要珍惜当下,最美的旅途、最美的爱情、最美的相聚、最美的春光,最美的年华,古人明白这个道理才能写出如此动人的诗词,我们恐怕读了诗词才能明白这个道理,还不晚。

(7)、李煜曾说“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可能只有经过那刻骨的绝恋才能发出这样的感慨吧。

(8)、长亭在秦汉时,本是为驿站传信使所设立的歇脚、补给之处,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像汉高祖刘邦,便曾是泗水亭亭长。

(9)、后来,北宋与西夏开战,因为北宋太平近百年,许多将领不知兵,几次大战,北宋惨败。当然,后来北宋也打了几个翻身仗。最终西夏与北宋签订盟约,向宋朝称臣。

(10)、在宋真宗去世后,晏殊成为了稳定政局提出了让太后去垂帘听政的重要建议。这一做法极大的稳定了朝廷政权,避免了其他居心叵测的人想滋事的问题。晏殊在担任宰相的时候,曾建议宋仁宗整顿改变当时的财赋制度。他也曾向宋仁宗进谏罢弃监军的建议,他的良言均被宋仁宗允许并采纳,并在当时取得了非常有效且显著的效果。在历史上被众人称赞的庆历新政,就是有晏殊主要领导谋划的。后来在被罢相后,出于对人才的渴望和欣赏他成立了大量的学校,改善了当地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

(11)、寿康公主的母亲是贵仪文伽凌,出生在父亲亲征澶渊的路上,他的母亲文伽凌是褆摩族般若石的妹妹,曾作为妾献给皇帝,也可以算是一个为了政治而结婚的远方公主。现在唯一的女儿也不得不重复她的命运。

(12)、宋朝士人心底那抹恣意飞扬、温润如玉的底色,大抵就埋藏在应天府的书院里吧。

(13)、入朝为官不久,晏殊就被宋真宗调去陪太子读书。这个太子,便是日后的宋仁宗赵祯。

(14)、说到宋词,按照宋词发展史,大家依次想到的无非是温庭筠、韦庄、李煜、冯延巳,这是宋朝之前,而宋朝开始,宋词的真正流行便是始于晏殊。其实之前还有王禹偁(chen)、寇准等人,他们词作不多,所以晏殊在词坛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15)、太后刘娥之所以极力提拔孙耆,也是缘于曾经的一段往事。

(16)、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的《浣溪沙》

(17)、百官纷纷附和,唯独欧阳修一个人大翻白眼,差点没有当场掀桌子。欧阳修也写了一首诗,痛斥老师晏殊。诗云:  主人与国共休戚,不惟喜乐将丰登。须怜铁甲冷透骨,四十余万屯边兵。  言下之意,晏殊作为一国宰辅,本当与国家共休戚,没想到如今贪图享乐,全不念边疆四十万战士辛苦。

(18)、晏殊笔下的风物无一不美。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默默饮泣。秋天到了,思念是最重要的主题。一个人登上高楼眺望,当初,他就是从这条路走的。

(19)、女主人公的愁思一直无法排遣,于是便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20)、过了两天,又要进行诗、赋、论的考试,晏殊上奏说道“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他的真诚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他学习勤奋,交友持重,深得陈彭年的器重。

(1)、长亭外,古道边,绿杨依依,芳草萋萋,年少的游子告别爱人,踏上征程。

(2)、天圣五年(1027年),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后改知应天府。在此期间,他极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力邀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该书院(又称“睢阳书院”)与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这是自五代以来,学校屡遭禁废后,由晏殊开创大办教育之先河。庆历三年在宰相任上时,又与枢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导州、县立学和改革教学内容,官学设教授,自此,京师至郡县,都设有官学。这就是有名的“庆历兴学”。

(3)、对此,刘娥专门去询问晏殊,结果晏殊坚决不同意,并拿出周礼中的相关部分来试图说服刘娥。

(4)、那无情的人永远也不懂多情之人的苦恼,寸寸相思化作千丝万缕,数也数不清。

(5)、也许就像晏殊所说的“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6)、人的一生很短暂,但别离却不止一次两次,任谁都会遇到。可是,每一次离别,都会让人对时光的流逝产生无限的感伤,都会引起人们对生命短暂的无奈,都会占去本就有限年光的一部分。如此,人生不就显得更加短暂了吗?如此,怎不令人“易销魂”呢?

(7)、考试通过后,宋真宗当即授予晏殊秘书省正字一职。从此,晏殊正式踏入深不见底的宦海。

(8)、按照年纪,晏殊和宋仁宗相仿,全然不存在代沟;按照才学,另一个名叫蔡伯俙的太子陪读丝毫不亚于晏殊,甚至名气更加响亮。

(9)、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10)、西汉初年的曹参,就因为默默延续前任宰相萧何的政策,一度被多少人抨击谩骂。

(11)、于是,他就只写了李宸妃育有一女,并未提及他的儿子宋仁宗。

(12)、很多年前,宋真宗和她正处于你侬我侬的热恋之时,但宋真宗为了避免流言蜚语,就让刘娥在自己属下的官邸寄居了十五年。

(13)、这一切,难道是晏殊揣摩圣意,然后刻意为之,另辟蹊径般塑造一个虚伪形象吗?

(14)、晏殊说:莫为离别伤神,流连于痛苦是没有益处的,不如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聊以慰藉有限的生命。

(15)、一部《大宋宫词》,让大家继《清平乐》之后,再度痴醉于那段风雅婉约、温良柔美的北宋时光。

(16)、对于古代文人来说,无人不想金榜题名,奈何僧多粥少,每一次会试所录取的进士名额有限,三十多岁考中进士都实属不易,像苏轼这种弱冠之年就进士及第之人凤毛麟角。然而,晏殊比苏轼还要牛,十四岁以神童的身份直接参加殿试,其才华获得皇帝认可,被赐予进士出身。

(17)、乾兴元年(1022年),年仅12岁的仁宗继位,刘太后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想独揽大权,朝中众官议论纷纷,束手无策。晏殊提出“垂帘听政”的建议,得到大臣们的支持。为此,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后任礼部侍郎知审官院、郊礼仪仗使、迁枢密副使。因反对张耆升任枢密使,违反了刘太后的旨意,加之在玉清宫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的门牙,被御史弹劾。

(18)、 终其一生,都是个搅动风云、一言难尽的热门人物。

(19)、只是,每个人都有逃不开的宿命,爱过,恨过,笑过,痛过,那么即便最后灰飞烟灭,也是无怨无悔吧。

(20)、晏殊因为贫穷,不能外出,便呆在家里,与兄弟们读书。一天,忽然从宫中传出皇上的御批,特别选中晏殊作为辅佐太子的官员。很多官员不明白皇上这一决定的依据,次日觐见皇上询问。

(1)、而“等闲离别易销魂”用语更重,意思更深。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人生中的离别,既有去国千里的生离,又有催人心魄的死别。可在词人看来,既使是寻常的离别也让人悲伤欲绝。“等闲”二字,其实并不等闲,因为词人对人生对生命有一份异于常人的深情。

(2)、庆历新政虽然只是经过了一年多就停止,但是主张新政的官员后来都受到重用。范仲淹的粉丝中,韩琦、欧阳修先后都进入中枢。韩琦当了许多年宰相,欧阳修也当了许多年的副宰相。

(3)、复试的题目,晏殊原本已经遇到过。如果他装聋作哑,顺水推舟,通过考试简直轻而易举。

(4)、这首词是“太平宰相风格”的一首春词。春风没有辜负春神,如期而至,吹开百花,带来人间万紫千红之景。其实,东君就是晏殊自己,他悠闲的时光里,思春至,盼春归,终于等到了和煦的春风,庭院内群芳绽放,香气四溢。初春晴日的午后,伴着春风,在庭院赏百花,看成双燕子衔泥筑巢,何等惬怀。

(5)、宋真宗驾崩后,权臣丁渭成功排挤了宰相寇准,打算绕过太后刘娥和年幼的宋仁宗,实现其大权独揽的抱负。文武百官见状,也是敢怒不敢言。

(6)、第一次被贬后,晏殊索性在应天府办起了书院,不仅举贤任能,聘请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充当教师,还广泛办学,试图恢复被战乱破坏的文化与秩序。

(7)、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的《玉楼春》

(8)、这三句词包含了看而不能见的那种离别的情绪,感情虽说是悲壮的,但是中间却夹杂着一些倩柔之气,运用白描的手法,也是把这三句词传为了千古佳话。

(9)、当时刘娥太后尚在,晏殊觉得不方便写出李宸妃是宋仁宗生母的事实,否则会让太后跟宋仁宗关系敏感。

(10)、这个智慧与道义并存的策略,让丁渭及其d羽恨得咬牙切齿,却又一筹莫展,晏殊也因此深得刘娥和宋仁宗的青睐。

(11)、晏殊的官场生涯,用“三起三落”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12)、仁宗朝,西夏元昊反,天下弊于兵,晏殊时任宰相兼枢密使,建议仁宗罢监军,不要以阵图授诸将,使得诸将对敌时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他还建议整顿财赋制度。这些建议均被仁宗采纳,并取得很好的效果,终于使元昊俯首听命。

(13)、少时的晏殊,曾经让家人忧心忡忡,因为他到了五岁,都无法自由地跑动跳跃,完全没有邻家孩子活蹦乱跳的机灵劲儿。

(14)、真宗死,命章献明肃太后权掌国事,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都想单独见太后奏事,一时相持不下,晏殊挺身而出,建言太后垂帘听政,丁、曹二人皆不得见,议遂定,这一建议,对稳定当时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

(15)、纵观古今风云,年少有为、聪慧过人者不计其数。而在天赋异禀的同时又保持笃实忠厚的品性,这才是可遇不可求的贤者。

(16)、五代十国后,中原大地已经无法承受兵荒马乱的折腾。而且因为战事频繁,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可能性也愈发增加。

(17)、不知是刘娥临终授意,还是宋仁宗出于清除太后d羽的需要,总之在宋仁宗亲政后,晏殊又被贬到了安徽亳州。

(18)、晏殊是北宋词坛大家,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

(19)、在文学方面,晏殊是拥有近万首词的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晏殊开创了北宋时代在文学方面婉约词派词风的先河,他有机结合了典雅华丽风格和“花间派”的作词特点。晏殊的词风以清丽雅秀的情调为主,其中在他的作品中多能体会到晏殊的高远怀抱与旷达胸襟。他总是能能够将极富理性洞察的哲思放入朴素的意象当中,给人们留下无限的省思空间。

(20)、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1)、赏析:明明是诗人的惆怅与怨恨,他却偏说是嫦娥仙子在清冷的月宫中自怨自艾。

(2)、有一天晏殊宴请百官,宴席上少不了有人歌功颂德。晏殊是北宋文豪,辞赋文章都写得极好,于是,他当场写了一些诗句,大意都是歌颂皇帝如何圣明,天下如何太平云云。